2020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关于三伏天如何算出的,每一年的三伏天都不一样,许多关于入三伏天是怎么来的,下面小编带来了三伏天的详细的介绍哦。
天文专家表示,今年入头伏时间是7月16日,三伏长达40天。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初伏
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
8月15日至8月24日为末伏。
三伏恰在小暑和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农谚所谓“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就是这个意思。值此时节,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
在农历的节气中,除了二十四节气之外,还有一些杂节气,如三伏、九九、入梅、出梅等。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三伏的日期是按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按农历的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法中带“庚”的日子称为庚日,如庚子、庚申等)为初伏(也叫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也叫二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叫三伏)。
按农历的规定,相邻两个庚日的间隔是十天,所以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是十天,但由于有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规定,所以从中伏到末伏的时间就有了十天和二十天两种情况。末伏与初伏一样固定是十天。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是最热的。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21世纪心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1 -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小编点评:关于天气三伏天你知道怎么计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