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全国各地都发布了就地过年的建议,但是这只是建议,并不是强制性要求。根据最新出台的政策,对于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返乡有不同的要求。事实上,为吸引员工留在当地过年,不少地方已各自出台相应的就地过年补贴标准。
不是,只是建议就地过年,对于个风险级别不同的地区也发布了不同的要求。
今天上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方在政策执行的时候,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的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
1、 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
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地执行相关规定,这个文件规定得非常明确:低风险的地区是倡导大家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希望大家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的地区。各地方在政策执行的时候,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的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的出行返乡,要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
2、就地过年生活是有保障的
通知明确提出,各地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完善措施,层层压实责任,要统筹做好春节期间的保供稳价、交通出行、货运物流、工资休假、文体休闲、关爱帮扶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大家能够放心、安心地在当地过年。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的《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21年春节期间,各级风险地区都要做好就地过年保障工作,各风险等级就地过年规定:
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
中风险地区:原则上就地过年,特殊情况需要出行的,需经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
高风险地区:均应该就地过年,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
对于就地过年人员,要求保障就地过年群众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
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或调休,以岗留工、以薪留工,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引导吸纳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不裁员、少裁员,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对安排农民工就地过年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
北京
北京市对留京保供的家政服务员及其所属家政服务企业给予奖励。奖励对象:由确定参与本次春保行动的企业派单上岗,并于2021年2月4日至2月26日期间在岗服务超过18天(含)的家政服务人员。奖励标准:按每单不超过400元给予奖励。
上海
将于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对家庭生活困难的登记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节日补助。一次性节日补助对象为上海市家庭生活困难的登记失业人员,补助人数为登记失业人数的5%左右。每位补助对象一次性补助700元。
天津
支持企业外地员工春节期间留津稳定就业。按照每人3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每户企业最高30万元;对春节期间在津参加就业见习的外省市户籍人员,按照每人300元标准再给予见习基地一次性留津见习生活费补贴;对春节期间开班并完成职业技能培训的,均按照目录补贴标准的120%给予企业培训费补贴,按照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职工生活费补贴。
江苏
泰州市
给予留泰职工专项补贴。春节期间(2月11日至2月17日)外地员工留泰满7天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补贴;留泰外地员工在此期间上岗工作的,再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给予补贴。
昆山市
面向外地留昆人员发放共计1500万元新春消费券,用于2021年2月9日至2月26日在全市住宿餐饮、商场超市、旅游景点等指定商户内使用。
苏州市相城区
2月11日至17日春节期间,企业安排外地员工留在相城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安排留在相城外地员工在岗工作的,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再给予企业补贴。
扬州市
鼓励企业制定外地员工春节错避峰放假和留扬调休计划,春节期间安排留扬外地员工在岗工作的,在给予企业专项补贴的基础上,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再给予加班补贴。
南通海安曲塘镇
对留海过节的外来员工每人补贴500元。
常熟市汾湖高新区
在春节期间(2月11日至2月17日),企业安排外地员工留在汾湖(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显示为苏州范围)且缴纳社保的,按每人600元标准给予补贴;春节期间企业租用国有(集体)资产类集宿楼、人才公寓等用于安排外地员工住宿的,减免半个月房租。
浙江
杭州市
给在杭务工、非浙江户籍并在杭缴纳社保的春节期间在杭务工人员,每人发放1000元现金红包,“键直达”在杭外来务工人员银行账户。
宁波市奉化区
打造了四重“春节礼包”,将发放500元春节消费券、210元溪口景区免费门票。
台州市
鼓励企业给员工特别是留在台州过年的外来员工发放新春红包。台州市各级政府将重点给部分企业发放留台州过年外来员工新春红包予以支持补助,补助标准原则为380元/人和280元/人两个档次。
义乌市
2月1日至2月26日,留义过年人员可通过支付宝申领“新年红包”电子消费券500元/人,可于2月11日至2月26日在全市线下消费场所使用,同时每人可领取20G流量包,并倡导房东给予留义过年人员减免半个月以上租金或免费延长半个月以上租期。春节期间正常营业的餐饮、便利店、汽修店等,也可向主管部门申领2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补贴。
嘉兴市秀洲区
企业在2021年1月27日至2021年2月19日期间组织持续生产的,给予其留在秀洲的外来员工租房补贴,每人300元。
湖州市吴兴区
对在建工地春节期间留吴员工发放每人1000元的红包。
安徽
合肥市经开区
对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户籍地在省外的员工,鼓励其春节期间留在合肥,并对在岗参与生产、培训的省外留肥的员工(留肥人员占全部省外人员比例不低于30%)给予一次性2000元津贴。
宣城市泾县
发放在岗补贴、开展“免费游泾县”活动等。春节期间(以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期和调休天数为准),将对按照企业生产计划在岗上班的外来职工据实给予每人每天100元补贴。
宣城市广德市
为留在广德过年的园区企业外地员工按每人200元标准发放春节红包;按每人100元标准,发放大型商超购物券;每人发放一张太极洞风景区门票;每人发放一个防疫物资包;免费领取一张包含200分钟通话,10G流量的新年通讯卡。
福建
福州市
预计将向企业发放总金额超过4亿元的“新春稳岗稳工大礼包”。对春节期间保持连续生产的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电子信息、城市交通运输、建筑、农业生产企业,均属奖补发放范围。
厦门市
对春节期间留厦在岗的全市防疫定点酒店非厦门市户籍员工,按照50元/天发放补贴;对从事环卫、道路养护保洁(含公路及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等公益性服务行业的春节期间在岗人员,按照50元/天发放补贴。
厦门市翔安区
对在春节期间(2月11日至17日)不停产(不停业、不停工)的“四上”企业,给予最高1500元/人的补贴。
厦门市集美区
给予符合条件的工业、软件信息业等企业非厦门籍员工1500元/人的一次性留厦生活补贴。
厦门市思明区
安排360万元为春节期间在岗的重点企业、建设工程项目职工每人送上价值200元的爱心屋年夜饭套餐。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为留厦的非厦门籍工会会员赠送新春大礼包活动。
漳州市
对春节当月连续生产建设的规上工业企业和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按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稳定就业奖补,每家企业最高补助不超过20万元。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
泉州市
对留泉过年的非泉州籍企业工会会员,经审核确认后按每人200元标准网上申领新年红包;对留泉过年的非泉州籍困难家庭的企业职工,每户给予一次性困难补助1000元。
安溪县
对春节期间,留在安溪过年的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在建受监工程、县级在建重点项目的省外务工人员,给予每人节日补贴1000元,由企业统一向主管部门申请、发放。
湖南
长沙市望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对留望过年的外省员工每人发放包括过年红包、生活补助和消费券在内的千元大礼包,并按照200元/人的标准,补贴支持企业为外省员工家人寄送一份新年礼物。
山东
东营市
对春节期间(2月1日到3月1日)不停工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外来务工人员,每人发放1000元现金补助。
淄博市周村区
春节期间(指2月1日至3月1日,外省外来务工人员留周时间不少于15天)不停工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外来务工人员,每人一次性发放1000元现金补助。
广东
惠州市惠城区
为2021年春节期间留惠过年的外省籍务工人员,每人发放100元现金补贴,为外省籍贫困劳动力发放“过年暖心大礼包”,还推出20000份“工会礼包”和10000份免费健康体检套餐。
深圳市龙华区
开启“数字人民币春节留深红包”活动,将向商事主体中购买社保的春节留深人员发放10万个红包,每个红包金额200元,共计2000万元。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
火炬区“四上企业”员工留在中山过年,也就是在2021年2月7日-3月12日上岗的,给予一次性200元/人的火炬“红包”。其中,“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四类企业。
江西
南昌经开区
凡在南昌经开区注册、纳税、入统的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以及经区管委会认定的重点项目企业留昌过年的市外员工,在享有企业春节期间留工政策的基础上,南昌经开区管委会再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
南昌高新区
春节期间(2月11日至2月17日),对注册、纳税和统计关系在南昌高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国有企业)、区内省重大重点工程项目企业,安排南昌市以外员工留昌的,在享有企业春节期间留工政策的基础上,高新区管委会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员工补贴。
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对春节期间(2月11日至2月17日)区内规上工业企业省外员工(符合社保要求)留昌的,每人发放1000元补贴。
河北
唐山市
为每位在唐过年的外地农民工发放“暖心红包”500元(市财政300元、县市区财政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