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民生百态 导航

最新世界各国油价排名2022

作者:whycl 时间:2022-06-13 14:20:15

今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已是9涨1跌,而在明天24时的油价调整中,预计价格会再度上涨,95号汽油将突破10元每升。不少朋友好奇,我国油价在世界上排在什么位置?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src=http%3A%2F%2Fbfttimg2.hebtv.com%2Fp%2F2019-01-31%2Fyxe0qfrwziw.jpg&refer=http%3A%2F%2Fbfttimg2.hebtv.webp.jpg

最新世界各国油价排名

中国石化援引全球石油价格网数据称,截至5月23日,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香港是全球油价最高的地区,汽油价格达到19.476元/升,委内瑞拉的汽油价格最便宜,为0.148元/升,利比亚和伊朗的汽油价格分别为0.207元/升和0.355元/升,是全球仅有的三个汽油价格低于1元/升的国家之一。

中国内地的汽油价格为9.328元/升,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88位,处于中等水平。

中国石化表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油价存在巨大差异,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石油出口国,其汽油价格往往相对较低;所有的国家在国际市场购买同样价格的原油,征收的税费不同,各国的汽油零售价也因此不同。

从全球石油价格网统计的数据来看,委内瑞拉、科威特、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伊拉克、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的油价都处于较低水平,德国、法国、西班牙、丹麦、芬兰等欧洲国家的油价都处于较高水平。

中国成品油调价机制

目前国内实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油价有条件联动,计价和调价的周期都是固定的,为10个工作日。公开信息显示,国家发改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三地的原油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来确定调整成品油价。当上述三地原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内成品油价就将进行调整。

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完善了成品油价格机制,设定了调控的上下限。成品油调价上限为130美元/桶,下限为40美元/桶。即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汽柴油零售最高限价不提或者少提;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时,汽柴油零售最高限价不降低;国际油价在40-130美元/桶之间运行时,成品油价格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当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少提或不提。而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时,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不降低。在2016年和2020年的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时,国内成品油因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而多次未作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当油价低于“地板价”时,成品油价未作调整而留出的利润空间并非直接成为企业收入,而是全部纳入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统筹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以及用于应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而采取的保障措施资金来源。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调整参考的是过去10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的平均值,并不是简单由前几日国际油价的变动决定,因此也就导致偶尔会有国际油价回落,成品油价仍要上调,或国际油价显著回升但成品油价仍要下调的情况发生。

自从上述机制启动以来,国内成品油调价还未触及过130美元/桶的“天花板价”。当前国际油价徘徊在120美元/桶左右,距离130美元/桶的价位还有约10美元/桶的价差。

为什么与国际油价挂钩

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油生产国之一。根据《2021中石油经研院能源数据统计》,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和科威特,是全球第六大石油生产国;但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比例为16.2%,仅次于美国的18.2%,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由于消费需求巨大,近年来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大约保持在七成左右,这意味着国内大约70%的石油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这也就决定了国内的石油产品价格,无法脱离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

原油是一种商品,价格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同时,原油又是全球最主要的商品期货之一,是重要的能源品类,受到市场信心、全球经济、各国货币政策、金价以及美元汇率等的综合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几个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俄罗斯,以及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首的OPEC+组织,倾向于通过减产或增产来调控油价,使之处于相对合理的高位水平。

今年3月以来,地缘政治冲突爆发,欧盟、美国、英国等都相继宣布对俄罗斯石油产品实施禁运制裁,多家机构预计到年底俄罗斯原油出口将减少200-300万桶/日。目前,沙特与阿联酋等国还有原油增产能力,但都无法完全弥补这一缺口。在供需偏紧预期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降温措施。

在高油价、高气价的背景下,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都在面临能源价格高涨的局面,也有不少政府在采取相关措施试图减少高能源价格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1世纪经济报道)

展开剩余部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用户留言 联系我们

跟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