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珞珈山门是距离樱花大道最近的一个门,也是武汉大学标志性牌楼,是前往打卡不可错过的一个校门。珞珈山门其实是武汉大学正门,具体位置在八一路299号附近,可乘坐公交车前往,下面来看详情介绍。
珞珈门指的是武汉大学正门(珞珈山路八一路299号),此门有一个武大标志性牌楼,适合外地游客拍照打卡。地铁可乘坐8号线至【小洪山】站,A口出站步行13分钟到。公交可坐591路至【八一路珞珈山】站下车,步行5分钟到。
1931年,一座四柱三间歇山式结构的木制牌坊竖立在街道口劝业场(珞珈山路靠近武珞路)。由缪恩钊、沈中清设计,仿北方牌楼式样,四柱三间歇山式结构,琉璃瓦顶,略施斗拱,油漆彩绘,古朴大方。但木制的牌楼毕竟不够牢固,次年即毁于风灾。
1934年,武大在原址建造钢筋水泥冲天式牌坊。仍由缪恩钊、沈中清设计。四根八棱圆柱,表示喜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
1992年,为迎接建校100周年,武大以民国老牌坊为蓝本,在八一路校门口兴建新的大门牌坊.
2012年,为配合八一路地下通道建设,学校大门的“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将于国庆节期间拆除。新的校门牌楼将于120周年校庆前在原址附近移位重建。
2013年,八一路校门新牌坊落成,即珞珈山门。
在20世纪60年代,“国立武汉大学”六字曾被“陈毛体的“武汉大学”四字所替代,至1983年校庆前夕才得以恢复。“陈毛体”是指毛主席给陈文新写信时的字体。1951年4月,考取武汉大学的革命烈士后裔陈文新女土,写信寄给毛主席并得到回信,之后武大就将主席回信中的“武汉大学”四字摘录下来,并在60年代用以替换了牌楼上的“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字。现在的武大校徽、校标、武大学报以及部分信纸上的“武汉大学”四字,也还都是毛体。